IT思维

文章页右侧顶部广告

人工智能将代替人还是成就人?

2017-09-14 12:39:02 0 业界资讯 | , ,
9月12日,由网易科技、网易智能、网易本地联合推出的“网易AI公开课”在无锡华邑酒店正式开启,这一档面向中国新锐城市的高端城市论坛,这也是首档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系列公开课。

作为此次大会的压轴环节,大会进入最后一个也是最精彩的一个环节:主题辩论。此次辩论的主题是《人工智能替代人还是成就人》,正方:人工智能将会替代人VS反方:人工智能成就人。

首先,主持人贾梦霞宣读介绍了此次辩论的规则流程,此次辩论采用现场观众投票的方式计算结果,现场观众朋友们可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进入投票页面进行投票。此次辩论规则:1.正反方一、二辩依次轮换发言,每个人的发言时间3分钟;2.正反方互辩,20分钟;3.正反方三辩总结陈词;4.观众投票。

参与此次辩论的6位嘉宾分别是: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院长Roberto Saracco先生(正方),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志东(正方),达闼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黄晓庆(正方);美国国家气象研究中心资深科学家Sue Ellen Haupt女士(反方),前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江南大学博导、科研院院长吴小俊先生(反方),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反方)。

辩论开始,双方就人工智能是替换人还是成就人展开了激烈而精彩的辩论。辩论期间双方教授的精彩言辞时不时赢得台下观众的雷鸣般的掌声。在历经1个小时的激烈辩论环节之后,在场观众的现场投票评选出了此次辩论的胜利方,最终,反方(人工智能成就人)以76%:24%的得票率取得了此次辩论的胜利。

以下节选此次大会的精彩片段:

邓志东(正方):人工智能会替代人,但是替代人的工作还是替代人的感情?就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来看只能是替代人的工作,金融业在2025年以前大概会有25万人的工作会被替换,所以人工智能替换人的工作这个趋势是非常明显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垂直应用领域,比如说无人零售,我们现在的银行里的智能语音服务,还有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里面大量的工作正在被机器所替换。

这个趋势在未来的5到10年会非常的明显,这样的话会带来大量的问题。我这个人相对比较保守,我不是比较赞同达到抢人工作的阶段,我还是比较赞同的是在机器能够做的行业里面是有可能出现变革以及改变的。

比如说自动驾驶,比如说长途货车司机、出租车司机这样的职业,我们知道通用的第一台全球首台量产无人驾驶汽车可能要出现了,这样我们就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变革可能正在开始,许多职业,比如说司机的职业可能会面临很严峻的问题。

还有就是很多的零售商店,现在中国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无人零售商店,现在的售货员、收款员也会面临职业的变化。

熊伟铭(反方):我觉得网易今天的题目比较有意思,我方观点是人工智能成就人的。

在闹钟产生之前英国有一个专门的工作是叫人起床,比如说我要拿一个竿子去敲你的玻璃,但是设想谁愿意从事这样的工作?还有就是人力资源行业的投资人,发现90后、95后的同学们压根不愿意从事那些非常高薪的但是很痛苦的工作,在座的各位为什么需要工作呢?

这个问题可能要想一想,如果我们都去度假或者是都能够变成艺术家,或者说玩游戏,我小时候就想如果玩游戏能够变成一个职业该多好呀,但是现在真的变成一个职业了,不仅是一个职业,还都能变成明星。

这个可能是作为人类来讲我们有多出来的时间,可能我们希望获得的东西比机器希望获得的东西多一些,所以我的观点是说人工智能来了之后,我们可以更容易的做我们想做的事情,我们可能并不需要做我们现在不得不去做但是又很讨厌的事情,这是人工智能对我们最大的帮助。

还有就是无人车,谁愿意开车呢?可能会有人愿意开,比如说大家开的是法拉利肯定有人愿意开。但是你每天上班下班真的愿意开车吗?还有就是你为什么用扫地机器人?因为你不喜欢扫地,并不说说它能够替代我们,当然我们也能干,但是从根上来说我们不喜欢干,我们有更多的业余爱好,我们更愿意把时间花在跟朋友喝咖啡、看一个很好的美剧等等。

Roberto Saracco(正方):未来在中国,人会丢失工作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未来99%的工作会被机器人所替代,还有就是会产生无人的商店,牙医的工作也可能会被取代。还有一些大公司也需要AI来帮助他们提高规模和减少成本。

Sue Ellen Haupt(反方):AI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首先是依靠计算机的强大性能可以处理大数据,并且能够同时处理更多的信息,这些是人类本身无法做到的,而且它可以快速的实现排序。

由于大数据的存在,我们通过AI算法可以会聚更多的信息,这可以极大的帮助我们人类做决策和分析。作为人类我们是有先天不足的,首先是生理上的不足和在计算能力上的不足,为了解决正方害怕那些问题,我们应该要更加小心谨慎的来设计AI,现在我们谈论的关于AI能够替代人类这件事情,是因为我们更多的是让AI在做人类目前能够做的事情,而没有更好的发挥人类的创造性,我们完全可以训练让AI做那些本身人类就不能够完成的一些任务。

还有就是关于AI是否会替代人类,因为有些工作是人类本身不愿意完成,或者说并不感兴趣的事情,这个时候我们利用机器设备可以适当的解放这部分人类,比如说排序分类和简单的鉴别工作等等。

黄晓庆(正方):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在人类历史上工业革命的标志就是生产力的提高,这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机器代替人,所以在工业革命的历史上我们从来都是用机器代替人的,不是用人代替机器的。

首先我们人被机器代替了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有很多危险的、无聊的工作我们人类本来就不想干。

第二是随着我们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我们人类实际上会选择让我们的身体和机器接起来,我们会在我们身体里面装点什么芯片,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我们说不定把手、脚再装点什么东西我们变得更加强壮,这是一定会发生的,因为这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装的人比不装的人强大、聪明,自然而然人就会装了。

但是如果到了最终把我们的灵魂下载到机器里,我们根本就不用这个身体了,那你不就可以永生了吗?

我敢肯定我们这个屋子里没有一个人想死,所以如果能够永生,我们都能够选择,所有的人都会选择永生,所以到那个时候世界上就只剩下机器人了。

吴小俊(反方):首先我认为三位正方的老师都帮助了我们反方,你们的观点支持了我们反方观点。

至于刚才Roberto Saracco先生讲的一些观点,比如说由于人工智能的出现使得我们人类丢失了工作,至于丢失了工作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暂且不去做太多的评论,但是目前的中国大家看到人们忙碌的身影,大家非常的忙,隔壁的邻居连姓名都不太清楚,你知道你楼上、楼下、左右邻居的姓名吗?知道他们的情况吗?跟他们有感情的交流吗?

事实上中国当下已经进入了这种状态,事实上这是一个比较可怕的时代,如果利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把我们的人解放出来,让我们的人能够获得更多的自由,给我们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旅游、交流。

而至于为什么现在西方社会批判我们东方?尤其是会批判中国人这种创意性不够高?因为我们每天花在重复劳动的时间太多了,如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把我们学生的学习习惯建立起来,能够让学生少做题,能够更快的掌握到科学的知识,使得我们的学生能够在轻松又愉快的环境下得到成长,这样应该说对我们的教育会有帮助。

如果说从这点来看,延伸出去会有很多新的东西,比如说使我们的民族在创新力方面得到提高,使得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所以从刚才一辩和二辩的角度来说我感谢你们支持了我们反方的观点。

第三辩提到每个人都希望永生,如果地球上每个人都可以永生的话,这样会非常可怕,地球将变得非常拥挤,违背了自然的规律。世界就是这样,就是不断的循环,人从生到死其实是完成了一个循环,对我们自然界的生长、螺旋式的上升是有帮助的,我们不能做违反规律的事情。

邓志东(正方):吴教授实际上是偷换概念,误导了大家。大家知道人工智能替换人是有特别含义的,一定是指人工智能替换部分的人力劳动,不是说要替换人的本身。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比如说我能替换吴教授吗?吴教授能替换我吗?人和人之间不能完全替换,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人和机器怎么能完全替换呢?

所以一定是说人工智能替换人的某些工作,把我们人类解放出来,或者是一些工作是我们人完全做不了的。比如说现在海量的大数据、数据的自动化处理是我们人无法处理的,这不是我们所擅长的事情。所以我说你这是偷换概念,偷换了我们现在语境下面所谓的人工智能替代人。

吴小俊(反方):感谢对方辩友,在另外的层面你又支持了我们反方的观点。因为刚才邓教授讲到由于人工智能把人类解放出来了,把人类一些不想干的繁重的、重复的劳动被人工智能替代了以后,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人类是有好处的,所以感谢你支持了我们反方的观点,就是人工智能成就了人。

黄晓庆(正方):我觉得反方实际上是站在一个很狭隘的地球人的角度来考虑这件事情的,实际上我们人类所站的这个地球在宇宙里面是微不足道的,而且完全有这种可能性,一个小行星把我们撞了我们就没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摆脱地球对我们的束缚。

刚才提到我们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规律,我们不能打破这个自然规律。实际上恰恰这样的自然规律我们就是要打破,我们如果不打破的话怎么活的更长呢?如果宇宙就是我们未来生活的空间,我们有无穷无尽的空间,不要怕人多,我就怕人少。

刚才我们正方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人工智能的第一步一定是代替人去做一些我们人所不愿意做的工作,这个代替是一个工业革命的非常重要的依据,反方说人类的创意是机器代替不了的,所以机器代替不了人。但是,实际上人类的创意将来也是可以由机器完成的,是不是这样一来对我们人就带来了威胁?

人这么伟大的物种都被机器替代了,人是不是就没用了?那时候我们人就可以跟机器融合,我们不用担心这个,机器有多聪明人有多聪明。

黄晓庆(正方):我们讲从人类发展的历史当中,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新的时代的核心是把我们传统的对机器的开发上升到对智力和智能的开发,智力和智能的开发在我们信息科学的支持之下现在也变成了一个非常可行的发展方案。

在这种支持下我们的科技实际上给我们人类带来了特别多的能够发挥我们想象力的空间。这个空间也对我们能不能用机器为人类和人类未来的发展作出贡献带来了非常多的发展方向,第一个方向是我们要用有智能的机器来代替我们人类去做一些我们不想从事的、无聊的、危险的、重复性的工作,让我们人类能够解放出来可以去做那些我们想做的、有创意的、好玩的事情。也许还有人类会选择我们什么都不干,我们天天玩,实际上玩就变成了一份工作。

所以用机器来代替人类从事工作应该一定是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里面发展的第一步。我们的第二步就是想办法把我们自己变得更强大,就是用这些技术来武装我们自己的身体,所以我们还是要把我们一部分用机器人的知识来改进。之后我们人类一定会出现一个生命的问题,如果我们在新兴科技上面发展到某一个点,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一定会选择一个不会死亡的机器。

吴小俊(反方):首先陈述一下反方的观点,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成就人。

我们回顾一下人工智能从1956年产生到今天,事实上时间不长,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虽然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起伏了好几次,但是每一次起伏当中事实上都在回答一个问题,就是人工智能是否在为人类的文明、人类的生活做贡献。比如说离我们比较近的上一次变化,因为我们的期待过高,认为专家系统是万能的,就像今天我们的正方认为人工智能能代替人一样,这个期望太高,所以在那个时候由于人们对专家系统有太多的要求,使得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下坡,我就是在那个时间加入到人工智能领域的,所以我很清晰的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

我们今天的报告中有一位专家也提到了人工智能在发展过程当中起伏的规律,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们的人工智能的智慧跟人类的智慧是可能无法比拟的。刚才我们反方的三位,尤其是前面两位,我完全同意他们的观点。

由于人工智能把我们人类解放出来了,能够给我们提供更优质的生活,提供更多的帮助,这样使得我们人类可以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

刚才提到人工智能未来可能会有很多的创意,这是有可能的,但人工智能的创意和人类本身的创意肯定是无法比拟的,人工智能产生的创意是帮助人类来成长。所以我总结一下我们的观点主要是如果人工智能技术被正确的利用,它将永远对人类产生正面的效果,人工智能会成功人。

网易智能

网易智能(公众号 smartman163),定位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垂直媒体及产品服务平台,面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从业者和关注者。运营栏目包括大型策划栏目《AI英雄》,行业研究与分析栏目《AI研究院》等,提供原生内容、新闻策划、数据报告、产品评测等服务。

发表留言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