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思维

文章页右侧顶部广告

“5G来了!”但你能用的5G还要再等等

2018-03-05 15:56:11 0 物联网 | , ,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李云蝶

导读: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更重要的在于2020年5G正式商用之后,将来自中国企业的产品、应用和解决方案很好地呈现在世界面前。

“这么大的地球,不算楼宇,地面以上只有两米是数字化的。而我们现在的计划是两万米。”在一年一届的 MWC(Mobile World Congress,世界通信移动大会)上,华为无线应用场景实验室总裁王宇峰满脸兴奋。

在他旁边不远处,华为与亿航联合展出世界首款载人无人机eHANG184,未来,基于5G网络的普及,无线网络远程控制飞行或许可以让人彻底告别拥挤的地面交通。

5G临近的喜悦情绪随处可见,但面对未来,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到了5G时代,我们与用户之间的单位,要用什么去衡量,K、M、G,还是其他什么?”中国电信副总裁高同庆在BJIC全球发布会上如是表达担忧。

一边是对于未来的畅想,一边是对于当下的迷茫,这大概就是一个新技术到来之前商业和社会的常态——不安并兴奋着。一场你追我赶的商业化竞赛,也由此正在加速进行。

5G商业化截点

一项技术只有到了商业化的阶段,才会被冠以“元年”的称号,MWC上活跃的产业证明,2018的确是5G元年。

GSMA协会中国区合作总经理葛颀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今年的MWC跟往年比有个特别大的变化,往年在谈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时往往都在讨论方案和方向,甚至往哪里走的战略机遇点,但今年巴展看到了实实在在的产品和应用。

早在MWC开幕前一天,华为就发布了全球第一款基于3GPP标准(全球权威通信标准)的5G商用芯片巴龙(Balong)5G01和基于该芯片的首款3GPP标准5G商用终端,同时还宣布成为首个具备5G芯片-终端-网络能力、可以为客户提供端到端5G解决方案的公司。

中国另一通信巨头中兴,也带来了5G全系列基站产品,展示了包括最接近商用形态的5G外场实验网络、首个基于3GPP标准的多厂家IoDT测试以及业界首个电信级5G全产品端到端可商用网络切片等。

就连体量较重的传统运营商也开始了主动的数字化转型,其中,中国电信和华为共同发布了商业联合创新中心BJIC,宣布整合双方优势资源,从应用场景的创新、发掘垂直行业、转变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合作。

而中国移动也宣布将启动建设世界规模最大的5G试验网,并正式公布2018年将在杭州、上海、广州等五个城市开展外场测试,同时在北京、成都、深圳等12个城市进行5G业务和应用示范。

除了这些秀技术的产品展示和未来布局之外,更有很多已经在实现的商用场景在MWC上可以亲自体验。

其中,PC芯片巨头英特尔抓住了奥运会视角展示5G技术的演进,在2018平昌冬奥会上,英特尔与KT(Korea Telecom,韩国电信)公司合作,联合部署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5G网络,实现了360度比赛画面拍摄。

此外,机械手臂Denso联合华为进行了无线智能工厂的演示,9台WAVE机器人正挥舞着机械手臂,通过无线网络进行分工协作,无人工干涉完成3种不同颜色圆珠笔的组装和测试,工厂的柔性定制化生产成为可能。

而在另一个华为Wireless X Labs联合合作伙伴们开发的CG Cloud VR Demo中,玩家的背后不用再拖一根长长的电线,“无线”化的体验让人真真切切感受到在月球脚踩陨石巨坑、远眺蔚蓝地球的宇航员视角,这也成为了5G第一个百兆级eMBB业务。

如葛颀所说,“今年是移动通信行业和整个社会向数字化转型获得实质性进展的第一年”,一场变化正在城市管理、制造、物流、家居、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等诸多领域同时展开。

“时”“势”下的5G竞速

从战略到商用,5G的进程来得比想象中快了一些。

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在主题演讲中提到了通信行业发展5G的“时”与“势”,他认为,产业融通发展方兴未艾、智能万物互联加速到来、5G商用进程不断加快、跨界融合转型势不可挡,都在推动运营商主动拥抱变化和转型。

事实上,5G商用来势汹汹,同样“时”与“势”催化的产物。

一方面,去年年底,第一个5G国际标准正式完成并冻结。根据ITU(国际电信联盟)定义的5G标准,5G网络拥有高速率、广联接、低时延三大特点,可实现高达20Gbps的峰值下行速率、每平方公里联接100万个设备和低至0.5ms的时延,这样的标准让万物互联成为了可能,也成为了5G商用的“时”。

另一方面,技术变革成了催化剂,全球通信及相关产业纷纷在各自领域内寻求机会,全球部署5G技术的竞争再度升级,也成为了5G商用的“势”。

“时”与“势”带来了诸多机会,互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可以进行深度融合和规模应用,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这些都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5G也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考验,为中国企业带来诸多挑战。在4G阶段,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已经站在了世界前列,但5G改变的是全产业,而很多核心技术依然为外国巨头所拥有。

但好在,从3G的追逐到4G的赶超,再到5G的提前布局,中国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

就像葛颀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所说,“从5G的发展来看,中国的企业不管是运营商、设备厂商、终端厂商还是解决方案提供商,都在全球第一集团军的正面,这是中国百年通信史上的第一次。” 

普及应用仍需时间

5G虽然看似箭在弦上,但也并非一触即发。消费端的普通消费者如果想在生活上有更加直观明显的感受,大概还要再等两年。

以华为为例,其所展示的5G商用芯片巴龙(Balong)5G01,目前还只适用于无线路由器一种设备,基于此改造的芯片若要用在5G智能手机里,按照华为目前公布的时间表,要到2019年四季度。

不仅国内如此,美国手机芯片巨头高通也在发布用于首批5G网络试验和消费终端的调制解调器骁龙X50 5G时宣布,将在2019年上半年为用户提供5G用户体验。也就是说,5G手机至少还要一年半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

再看目前已有的可商用设备如华为5G CPE,中国消费者真正接触它的机会并不多。要知道,在光缆覆盖较好的中国,有线基站已经实现最大范围覆盖,这类设备主要销往有线基站覆盖欠佳的欧洲等地。

事实上,无论是工业还是生活层面,5G能够带来的变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便在2020年5G标准落定之后,4G和5G的切换也要循序演进。

很多变化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正如王宇峰给出的比喻,“就像跑车和Mini一样都能开,5G和4G不是电车与马车的区别。”今天的4G网络也可以部分实现5G关于未来的构想,“技术的演进没有那么严格,什么能用什么不能用,只是哪种更完美。”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更重要的在于2020年5G正式商用之后,将来自中国企业的产品、应用和解决方案很好地呈现在世界面前。与全球5G进程站在同一起跑线,本身就已经是对过往最大的超越。

总监制:罗海岩、吴亮

监制:程瑛

责任编辑:王婷、杨萌

财经国家周刊

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官方出品。离中南海最近的财经政策移动顾问。预知风向,服务决策,领先市场。微信公众号:ENNWEEKLY

发表留言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