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思维

文章页右侧顶部广告

思维精读 |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否代表了中医的胜利?

2015-10-06 12:43:33 0 业界资讯 |

摘要:北京时间10月5日传来了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


我想以后大家不会再过多的争论阿司匹林的根源是否来自中医了,因为屠呦呦和她发现的青蒿素火了。

北京时间10月5日17点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实现了中国科学获诺奖零的突破。屠呦呦因发现了治疗疟疾的新型疗法而分享一半奖金。一同获奖爱尔兰医学研究者 William C.Campbell 和日本学者 Satoshi Ōmura 分享另一半奖金,他们找到治疗线虫寄生虫的新疗法。

疟疾这一疾病一直困扰人类长达4000多年,即使今天,疟疾仍然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年有5亿人罹患此病,100多万人因此死亡。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形成,如今40%的世界人口处于罹患对其他药物具有抗药性的风险之中。2001年,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到2007年,“在需要以青蒿素为基础的治疗的76个国家中,有69个已采纳世卫组织使用这一疗法的建议。这些治疗药物的提供仍然未达到需求。在全世界估计需要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的6亿患者中,只有约8200万人正在通过公共部门的销售系统(占发展中国家抗疟药销售的90%)获得治疗。据世卫组织的报告,2010 年全球疟疾死亡人数已比2000 年的 98.5 万下降了三分之一,这主要得益于广泛使用喷有杀虫剂的蚊帐和青蒿素联合疗法。”

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帮助了上亿人,尤其非发达国家的人民们对抗病痛与死亡。

IT思维

因为屠呦呦本人多年从事中药和中医药结合研究的背景(一开始是西医药学研究),加上是从传统植物中提取,不少人都认为这次诺奖的颁发就等同于中医的胜利。研究显示,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都是以现代科学的方法所获得,遵循科学的标准所确立其效果,是一种传统医学现代化的表现。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学药。

中文名 双氢青蒿素 英文名 Dihydroartemisinin 分子式 C15H24O5 分子量 284.35,片剂,西药,非医保。

有些人认为下面这段话是作为中医发现青蒿素的佐证:

屠呦呦在葛洪的《肘后方》中发现是这样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才意识到一直用高温提取,很可能破坏了有效成分,因此改用乙醚提取,于1972年成功地发现了青蒿素。

然而首先青蒿包括两个品种,学名为黄花蒿的具有抗疟作用,而学名为青蒿的没有任何抗疟作用,中医用的是青蒿。其次绝大多数中药用煎熬等高温方法配制,青蒿素在温度高于60度时就完全分解了,而且青蒿素几乎不溶于水,这样不可能对疟疾有任何治疗作用。屠呦呦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在摄氏60度的温度下制取青蒿提取物,1971年10月4日,她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所以某种程度上青蒿素一直因为错误的使用方法被中医作为垃圾被遗弃,直到使用了现代医学的植物提取方法,才把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其中所记载的所谓”青蒿一握”,含有的青蒿素是非常有限的,青蒿素在肠胃中易被分解,吸收较差。因此直接用青蒿对付疟疾显然不行,药效不够,新鲜的也不便保存,运输。对青蒿素进行化学结构的确定,是天然药物化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提纯——再试验——测定化学结构——分析毒性药效——动物试验——临床试验——提取工艺的优化——生产工艺」,一直到作成药片摆到柜台上。

当然在中国古老药方里留下的“青蒿”,“一握”不可否认地促成青蒿素提炼成功的关键提示,根据一些医生长期治疗某种疾病总结出来的方子,与中医的辨证论治、复方配伍的理论关系不大,但也可以理解为证明了中医在现代医疗中的一定作用。同理也许认真的再研究一下其它中药的成分或许可以发掘到更多的作用,所以这次屠呦呦女士获得诺奖有中医的一定作用但是是现代医学的进步。

青蒿素发现于大型研究抗疟疾药物的“523任务”中,是“文革”期间集中全国力量用人海战术研发出来的。动用了数十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用5年的时间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药,最后才发现了青蒿素。当时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从中药古方里找,在成百上千种中药里,青蒿一直表现不好,一直就不是首选。后来屠呦呦率先想到是提取方法错了,改用乙醚,结果用乙醚得到的青蒿提取物抗疟性超强,几乎达到100%。屠呦呦组里的一个人1972年底率先得到了“青蒿素II”结晶,另外有云南和山东省药物研究所分别在1973年4月和12月得到“黄蒿素”(云南)和“黄花蒿素”(山东)。后来1974年鉴定,认为这三种东西都是一个物质,都叫青蒿素了。发现是许多人分工合作,相互竞争的结果,究竟是谁的功劳,至今仍然争论不休。但是无论按照方法还是纯化,屠呦呦小组都是最早的。

在颁奖现场稍后的记者发布会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 我们不是给传统医学颁奖,我们是给在这个领域有突破创新(inspire)的人颁奖,是因为这个药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所以这和中医还是西医的胜利并无关系,而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 万人的生命,成为人类利用现代医学对抗病魔与死亡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

当大家都在讨论中西医贡献的时候,也许更该关注到八旬的老太太进行了大半辈子的研究,为让世界更加美好做出了如此大的贡献,但是却在国内既不是科学院或者工程院院士,也没获得国内大型的奖项,到底有多少从事研究却没能获得相匹配荣誉的科研人员被埋没,更值得我们去关注

IT思维

屠呦呦简历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并因此获得2011年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

简历

屠呦呦于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祖籍宁波鄞县(今宁波鄞州区)。父亲给她起名“呦呦”,源自中国古籍《诗经》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1952年自北大独立,1985年升格为北京医科大学,2000年5月4日与北大重新合并,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培训中医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前后分别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

屠呦呦几次被提名参选院士,都没有被选上,一直是“三无教授”,她获得大奖之后,引发社会对于中国学术评价体制的讨论。

贡献

1969年1月,屠呦呦被任命为北京中药研究所523课题组的组长,负责领导对传统中医药文献和配方的搜寻与整理。屠呦呦以及她的工作团队在寻找能有效对抗疟疾的物质的过程中,结合中国传统医学,分析研究了众多药用植物,最后在中国晋代成书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抗疟记录,并以此从黄花蒿中提取出青蒿素。

当时屠呦呦刚参加“523”项目时,女儿才几岁,丈夫正在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她为项目的成功付出了不少的心血。

荣誉

2011年:葛兰素史克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1年: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
2011年: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奖金人民币100万元
2012年:中国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
2015年:哈佛大学医学院华伦•阿尔波特奖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from:翔神,PingWest中文网)


版权声明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作者。

IT思维

IT思维(itsiwei.com)是互联网首个定位在科技与电商“思维”韬略的平台,我们时刻关注互联网电商行业新动向; 诚邀行业资深从业者加入“思维客家族”!

发表留言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