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思维

文章页右侧顶部广告

兴趣思维 | 兴趣的价值是什么

2015-08-09 9:32:04 0 业界资讯 |

摘要:只要存在兴趣就一定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IT思维

姬十三说,这个项目类似于“知识世界的Airbnb

对“行家”而言,他们可以在闲暇时间把闲置的知识和经验拿出来置换钱;对用户而言,“在行”是“一场可以解决问题的高质量交谈”

大学学生物学的李易文热爱健身。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份爱好不仅为他赢得了一份健身房教练的工作,现在还渐渐让他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有趣了:他开始成为互联网公司高管的座上客,跟创业者促膝长谈,越来越多“办公室妈妈”排队寻求他的帮助,试图矫正日渐臃肿的“办公室体态”。

像李易文这样有某种兴趣或熟悉某个领域的人在互联网上正变得越来越吃香。他们在类似专业论坛、知乎等问答平台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获得社交红利,比如爱写健身知识分享文章的用户会更有可能成为这个圈子的网络红人。现在,他们的兴趣爱好还得到了直接变现的可能。

泛科学知识社区果壳网孵化的新项目“在行”就是这样的例子。“在行”今年3月上线,它的使用逻辑类似于淘宝——网上挑宝贝,选中后下单付款,约定时间送货交易。不同的是所挑的“宝贝”是不同行业的专业知识,而交易的方式是线下碰面聊天,按小时计费。在这里,提供专业知识的卖家被称为“行家”,而用户被称呼为“学员”。

据“在行”提供的数据,现在“在行”已经落地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可供选择的“行家话题”有1231个,全国范围内每日平均有100单成交,成交价格从每次见面人民币1元到3000元不等。在所有“行家话题”中,跟互联网创业相关话题几乎占到一半。比方说,如果你对创业颇有心得,你就可以靠回答“如何做出让投资人尖叫的商业计划书”这样的问题换取每小时人民币800元的收入,而如果你能说明白“如何引爆微信等社交网络”,你就可以获得每小时人民币3000元的回报。而目前如果想跟“行家”聊“美国留学申请DIY、学习规划、材料指导”,只需要一小时1元钱;即便是身为北京大学药学硕士的“行家”谈“药学专业就业前景”,每个小时也只换了人民币19元……

“在行”负责人姬十三说,他的项目类似于“知识世界的Airbnb”:对“行家”而言,他们可以在闲暇时间把闲置的知识和经验拿出来置换钱,同时兼有社交的功能,又能得到“心灵上的满足”;而对用户而言,“在行”的标准商品是“一场高质量的交谈”,更准确地说,是“一场可以解决问题的高质量交谈”。

不过刚开始的时候,这样轻飘飘的定义还让人觉得云里雾里。李易文最初并没听懂“在行”到底是要做什么,自己也跟“互联网创业”毫无关系,只是因为朋友热情地邀请他参加,他出于“纯粹的友情帮忙”才加入,那时候他对这里唯一的理解是“拿时间换钱”。

结果,大批互联网创业“行家”并没有红起来,像李易文这样的健身教练却成为了平台上最受关注的人。据“在行”提供的数据,今年6月接单量最高的前两名“行家”的主题分别是“化妆”和“健身”,比如擅长化妆的“行家”每次见面500元,一个月接单3 0次,而李易文也因为“健身”的话题赢得了每个月超过人民币3000元的收入。

更有趣的是,稳定的收入并不是这项互联网新鲜尝试带给他最大的惊喜。他说,自己的第一单“在行”生意,聊天发现对方过去是负责新浪微博的产品架构的,他们花了一个小时聊了聊“程序员怎么健身”,结果另外一个小时对方对他说,其实我正想做一个健身的App,你了解健身行业的痛点吗,你愿意过来跟我一起合作吗?

“过去我的朋友圈里只有两类人,一类是学生物的同学,一类是练健身的朋友,但是因为跟人聊健身,我的客户里面70%是程序员,所以现在我的朋友圈,BAT的朋友我都有。这里是一个‘认识有趣人的靠谱地方’。”李易文说,“不过我这还不算最好的,听说其他行家还碰到过投资人和创业者,见面一聊直接把生意谈成了。”

“我们的标准商品是‘一场高质量的交谈’,至于交谈的时候说了什么,后面发生什么,一切皆有可能。”姬十三说。

事实上,“在行”就诞生于这样的未知可能性中。姬十三说,2013年为了研究在线教育,他借宿到清华大学化工系本科生的宿舍里。“我想我离开大学校园太久了,就想看看现在大学生在干吗,关心什么。结果卧谈会上我发现,他们不关心怎么能学好,他们关心的是未来该怎么办,出国还是去外企,读书还是实习,很迷茫。他们很少能遇到人生阅历职场经验高10年以上的人深聊的,这场卧谈会就种了一颗种子,想建立这样一个沟通机制。”他说,遇到问题时,这种跟“行家”聊天的愿望就会变成“硬需求”。

姬十三介绍,为了找到更多拥有有趣爱好的人,他们会配有“行家顾问”,在各种平台上寻找有专业积累的人。“这就像是在蘑菇街(一款女装购物应用),女装买手到世界各地采购衣服,我们是去各行各业里挖掘有意思的人。”行家顾问律诗说。

不过虽然配置了“行家顾问”,但寻找行家的途径却依然是托熟人找关系。产量最高的“行家顾问”其实是姬十三,因为同时经营果壳网的他拥有庞大的人脉关系,需要寻找行家的时候,他就会组织一次饭局,一顿饭下来在饭桌上就可以拉来不少“行家”。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场景,需要一个更了解某个领域的人分享给我们他的经验。过去我们可能会托朋友找关系,但这是传统人情式的问题解决方案,效率低,请人吃饭也麻烦,但现在我们可以用简单粗暴的高效方式解决这个痛点。”姬十三说,他所构建的平台就希望能够让知识和金钱构成相互置换关系,“我们是一个问题解决者,通过众包社会化的方式解决问题。”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对这种商业模式保持乐观。这种商业模式可以带来一些闲暇的收入,但是并不能实现自给自足。“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申音的另一个创业项目叫作“怪杰”,它也是基于“共享经济”的理念,目标是在普通人中寻找到在任何一个领域有“10000个小时积累”的人,让他们来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

“怪杰”从2014年10月开始每个周末在北京的话剧舞台上表演,截至7月19 日官方视频上传了40条“怪杰”的展示录像。站上这个舞台的人有的能够教别人如何插花,也有人可以帮忙设计新房,,还有的教别人“如何做漂亮的PPT”,甚至可以谈谈“如何炮制天下第一的猪蹄”……

不过,上线半年多以后,“怪杰”现在处于调整改版阶段,线下活动也进入了停顿状态。“兴趣的市场肯定存在,但是它的挖掘难度比我们想象中要大。因为它不是一个刚需,而是用户在精神层面的需求,这本身对产品的要求更高了。”申音说,“另一方面,这是一个在慢慢成长的市场,过去中国人不太知道怎么过有质量的生活,而现在这正在经历一个起步阶段。所以我们现在希望发现会玩的人,聚集一批想玩的人,给大家提供更多的生活玩法和体验。”

虽然姬十三得意地觉得“这是一个在国内外都没有对手的全新领域”,但也许他最大的对手不是新人,而是还在战场的老兵。尽管一半以上订单主题与互联网创业相关,但“在行”订单每个月订单数排名前两位的主题却是健身和化妆。可是,面对已经满大街都是的健身教练和化妆培训,一个新生的App并不占有太多优势。

“价值变现是整个链条中最难的一环,也是我们现在正在试图突破的一环。从过去的经历来看,像是专业的培训老师是比较容易实现价值变现的,但是业余爱好者其实很难实现价值变现。虽然共享经济使价值变现有了可能,但是还是有很多需要摸索的地方。”申音说。

但不管商人怎么看,作为健身爱好者的李易文依然觉得“好日子就要到来了”。现在的生活让他“很有成就感”,他能够逛逛IBM程序员的办公室,在腾讯高管的专属健身房健身,还通过“在行”的平台发现了一位仰慕已久的世界武术冠军,约她一起吃饭聊武术。

他说,这些都是他所痴迷的健身爱好为他带来的惊喜,不然按照他原本的生活轨迹,这个生物学专业的学生,每天要打交道的内容是他并不感兴趣的“土壤的无害化处理和园林常见的虫害防治”。

(from:撰文/李斐然 编辑/赵茜,彭博商业周刊)


版权声明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作者

IT思维

IT思维(itsiwei.com)是互联网首个定位在科技与电商“思维”韬略的平台,我们时刻关注互联网电商行业新动向; 诚邀行业资深从业者加入“思维客家族”!

发表留言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