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思维

文章页右侧顶部广告

峰瑞资本李丰分享:全球投资判断,看的是当地的人均生产效率

2016-12-06 4:32:48 0 人物思维 | , ,

内容由虎嗅网提供授权发布。

虎嗅注:在昨天的虎嗅F&M创新节上,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阐述了他对国际创投趋势的判断,认为科技创投是离不开当地社会环境和人力资源结构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内创业者出海会水土不服,或者国外的模式难以在国内复制的原因。放在中国现在的环境中,内容变现、传统产业信息化升级与科研成果转化可能会成为接下来的突破点。本文为李丰演讲原文实录,经虎嗅编辑整理。

我们在内部讨论投资的时候看到一个数,2014年开始图书借阅和出版量逐年上升。我们本来想和投资团队讲,因为过去有个非常常见的说法,今天已经被证明不对:十多年来都在说,互联网内容在中国必须是免费的。

峰瑞资本李丰分享:全球投资判断,看的是当地的人均生产效率

现在被很多人证明,内容可以收到钱,就从这年开始。

但中国人均图书阅读量比美国差了10倍以上,这件事不太容易改变。我们消费升级的过程里,有更多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但我们一天不会从吃三顿饭到吃十顿饭,也不会从一天换一次衣服到换十次衣服,剩下的钱花在哪儿?我跟投资团队讨论,可以花钱的物理东西没有增加太多,但可以花钱的精神内容,在消费升级里比较多。

内容可以收到钱。阅读这件事在中国从现在开始的若干年里,可能会越变越好,而且会以大家想不到的速度越变越好,得益于内容创业的各种各样的创业者迈出,这对图书的销售渠道有巨大的帮助。

现在出海动力取决于中国的钱特别多,大家讨论中国是不是很多公司会去硅谷,今天可以想象到去硅谷的人在身边有很多,恨不得没有去过硅谷考察一两次,算不上好的投资者。

有一次王欣(音)花了一晚上的时间跟我聊天,聊关于中国VC出海的问题。经过一晚上的聊天,有很多人出海投资和出海创业,我们把它分成飞过去的钱和创业模式之间的排列组合。某一个地区创业的形态飞过去的创业者加上飞过去的钱,还是本地的钱加飞过去的创业者,还是本地的钱加本地的创业者。

这个完全关乎人口。人口多到一定程度,一个亿人口以上的国家,不断经历一些时间,三年还是五年,最后都会变成本低创业者加本地VC。其它的地区可能是本地的创业者加飞进去的钱。如果那个地方小到了本地的城市人口没有那么活跃,有可能成为飞进去的创业者和飞进去的钱,外部的商业模式+外部的钱就解决了市场需求。

中国这轮当中的产品出海会有挑战,这句话有点对。

麦肯锡在两个月之前出了报告,给了一个可能有点诧异的结论。讲人均劳动生产率、能源成本、工资,三部分综合考虑后成为人均生产效率的指标。用这个指标中最后得到一些结论:中国和美国相比,制造业中国便宜不到10%。

十年前有金砖四国,剩下的几个在考评因素上都大大不妙。俄罗斯比西欧的水平贵,三个指标平衡以后还更差,比俄罗斯再差的是巴西。西欧里最好的是英国,美国比西欧的水平好百分之十几。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美国一侧主要就是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过去五年能源成本的下降,比如页岩气的开采。中国的主要问题出在效率没有提高的情况下,工资在过去的七年增长187%,增长两倍。

这和出海有什么关系?我们过去一年的时间里不是去了硅谷,而是去了东海岸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中国有非常特殊的问题需要解决,50年代中期美国经历那个时期,当时有1.5亿人口。劳动力占工作人口的50%,劳动力的分配中第一产业占15%,工业占35%,服务行业占50%。到今天为止,美国的人口是3.2亿,在美国的人口3.2亿中50%是劳动力,50%的劳动力当中农业占1%,工业占10%,剩下的全是服务行业80%多。

这件事情如果只看表观,美国把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劳动力转到服务行业。过去的40年当中,从70年代到90年代,美国的信息服务行业,我们讲的IT相关。在美国创造了净增加2700万的就业人口,我讲这句话的意思,在过去的长达50年周期里,从芯片开始到PC互联网这一串过程中的发展,也为美国的发展提供最重要的人均生产效率驱动。

为什么说是人均效率驱动?很多人的朋友圈都刷屏了文章,说在美国资本市场上,最大市值的公司变为科技公司。我不知道你看到这篇文章有没有考虑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公司经过20年的发展,会在今天变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因为提供最高的效率。

美国过去40年当中,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有显著的驱动部分:信息服务行业。这件事和出海有什么关系?与中国的跨境投资有什么关系?

中国现在面临到的问题非常特殊,特殊在什么地方?中国现在有7.8亿的就业人口,其中农业占35%,工业占30%,服务行业占35%。我猜农业的统计口径不准确,因为有很多务工人员该算第二产业。中国在今天有巨大的经济问题,如果解决的好这是我们的机遇,如果解决的不好中国会面临巨大的结构化社会调整和结构化的失业问题。我们把一二产业加起来,中国今天面临6亿或者5亿多的就业人口。我们都知道第三产业会变很大,如果把流水线的工人变成是餐厅的服务员,本质上能不能增加人本身创造的社会劳动价值?本质上是不是增加了人的人群社会生产效率?

解决美国问题不是做产业转移,而是创造出超过四千万的累计新增信息服务行业就业人口,这部分人提供较好的社会效率,因为他们所服务的很多公司由于效率变高而变成了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公司。

中国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中国一二产业,尤其是制造行业,如何得到中国机会。

三个礼拜前非常特殊的政策,凑巧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两个最高代表机构同时签发的文件,文件讲的是关于鼓励和允许科研机构和大学老师兼职兼薪,利用职务发明创业获取合理的股权回报。中国为了解决结构性的挑战,需要在原来的产业基础有革新,这是中国必须回答的问题。

如果答不好面临巨大的社会问题,答得好会因为这件事情,而生成十年后越来越多的大疆和华为。我讲的不是电信运营设备商的华为,而是智能手机世界品牌的华为。两家公司为什么产生在这个时候的中国,而不是产生在将来或者过去?

我们知道在两年半以前,美国最著名的创业者,原来是《连线》杂志的创始人,他花了很多时间做融一亿美金做跟大疆一模一样的公司3D Robotics。在三个月以前说这个公司不干了,剩下的钱还给投资人。

这些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在今天的中国?如果是大量出现的情况,在今天是有什么因素和什么机会,什么挑战?才造成出现在今天,而且还打得过在美国融资最多钱的创业者的竞争。

IT思维

IT思维(itsiwei.com)是互联网首个定位在科技与电商“思维”韬略的平台,我们时刻关注互联网电商行业新动向; 诚邀行业资深从业者加入“思维客家族”!

发表留言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