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思维

文章页右侧顶部广告

丁道师:我为什么不看好小米支付?

文/丁道师

曾经出门,钱包不离身;现在,只需带上手机,购物、吃饭、交通等,都能全部搞定。即使是在菜市场,也能通过手机支付解决找零的尴尬。2016年,移动支付俨然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和企业竞争的重要领域,今年中国手机支付大战最典型的特征是,银联和大牌手机厂商们合作推出各种Pay。

除微信和支付宝外,苹果与银联合作,推出NFC指纹识别的Apple Pay,华为推出Huawei Pay,谷歌推出谷歌钱包,三星推出Samsung Pay。当然,这个时候怎么能不见小米的身影呢,日前小米与中国银联共同推出“小米支付”(MI Pay)。这也是继华为、苹果、三星之后,小米正式进军手机NFC支付领域。

丁道师:我为什么不看好小米支付?

小米做移动支付自然引发各界热议,2016年9月7日下午我作为小米的超级发烧用户,做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和广大网友一起来聊了小米支付姗姗来迟之后的市场走向。在我看来,手机刷公交卡,需要公交卡刷卡设备支持银联闪付,手机设备需要支持NFC,而且刷公交卡涉及到区域管理和系统划分的问题,小米或者华为、三星、苹果这样的公司需要全国每个城市一个个去谈,而且考虑到大众支付习惯的构成等综合因素,所以至少现阶段大规模使用手机刷公交的场景不会出现。

以下是节目精华摘要:

主持人:小米支付登场,支持公交卡要超越Apple Pay?移动支付这两年越来越流行,不仅银行关注,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关注,就连各大手机厂商们都来插一脚。目前,苹果 Apple Pay、三星 Samsung Pay在全球已经累积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国产手机厂商中推出这一功能的还不多,只有一个华为 Pay,好在现在小米也要加入这个队伍了。Mi Pay已经与20家银行对接,并且支持上海和深圳的公交卡业务,而目前,北京、广东、苏州、武汉等四省市公交卡还在测试当中。也就是说,MI Pay最多可以添加8张银行卡和一个公交卡。用手机替换掉我们的公交卡,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很实用的事?

丁道师:首先从技术层面来说,用支持NFC的设备刷卡购物早就实现,甚至10年前技术问题就解决。但是我们知道用手机替换公交卡,需要公交卡刷卡设备支持银联闪付,手机设备需要支持NFC,而且刷公交卡涉及到区域管理和系统划分的问题,小米或者华为、三星、苹果这样的公司需要全国每个城市一个个去谈,而且考虑到大众支付习惯的构成等综合因素,所以至少现阶段大规模使用手机刷公交的场景不会出现。

主持人:开通小米支付是通过小米钱包App,使用很方便:在刷卡使用环节,将手机靠近带有“银联云闪付”标识的POS机,手机会自动弹出银行卡卡片信息,验证指纹后,手机刷卡状态被激活,手机就可以当作银行卡来使用了。听上去,小米支付和Apple Pay非常类似,唯一的亮点就体现在刚刚我们说的可以绑定公交卡,用手机刷卡进站。这样的亮点能不能让小米支付脱颖而出?

丁道师:小米支付刷卡时不需要点击进入“小米钱包”,只需将手机靠近POS机感应区就可以。这看起来很方便,但前面我们提到过虽然技术成熟,但需要设备双方都支持NFC,小米目前只有第三代和第五代手机支持NFC,而且更要命的是被誉为小米旗下销量过亿的国民手机,也就是红米手机不支持NFC,无法用来刷卡。所以一小部分能刷卡的手机无法把整个小米支付盘子支撑起来,当然比我还要发烧的小米粉丝,可能仅仅为了这样一个功能,去买一部小米5来支持小米。

主持人:根据易观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5.97万亿元人民币。纵观目前的移动支付格局,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基于手机安全芯片的非接触式支付(NFC)模式,如Apple Pay、Huawei Pay、Samsung Pay;一种是基于扫描二维码实现线下支付,交易认证在云端完成的扫码支付O2O模式,比如微信和支付宝。现在看来,市场竞争格局已经都确立了,小米支付为什么才姗姗来迟?

丁道师:小米虽然支付推出的很晚,但小米的意识很先进,早在2013年小米发布小米3的时候,就加入了NFC功能,当时我在现场见证了这款手机的发布,并且那个时候就已经传出小米进军支付市场的可能性。不过3年前市场还没有成熟,小米没敢进入,直到今天2月,耗资6亿收购了一家拥有牌照的小公司之后,才真正大张旗鼓的开始搞小米支付。

主持人:记得在年初的时候,小米支付发布要到来,如今过去大半年时间终于要上线了,可是在这期间华为、三星纷纷推出自己的移动支付,抢占市场。而每当小米推出新产品,各种比较悲观的想法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小米支付推出之后,类似的声音同样不绝于耳。有的行业人士将小米支付的推出解读为小米要与微信支付、支付宝“硬碰硬”;还有人猜测小米希望利用银行卡支付为小米钱包的金融服务导流。你觉得小米进军支付领域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

丁道师:移动支付是未来互联网竞争的重要战略要地,所以我们发现不仅仅是小米了,包括腾讯、阿里、百度乃至国外的三星、苹果等等巨头无一例外都进军移动支付。他们的目的就在于提早布局,抢占用户的资金流动入口,同时把支付和社交进行结合,进一步增强用户粘度,让用户在他们闭环的生态体系完成所有的行为。所以我们看到百度推百度钱包的时候不惜拿出1%的返点,支付宝在央视打广告集5福,微信支付更是全国各地攻城略地,抢夺市场。甚至之前我做客咱们节目提到腾讯为什么给滴滴投资几十亿,为的不是滴滴那点股份,而是让滴滴用户使用腾讯的微信支付,为微信支付的用户量获取打下基础,后来微信支付的很多用户都是靠滴滴来的。

主持人:国内市场份额领先的手机厂商已经全部加入移动支付市场争夺,未来会引发一场激烈的市场争夺战?

丁道师:国内一线的互联网巨头和一线的手机厂商都加入了移动支付争夺,但未来这种做硬件的厂商做支付我不是特别看好,我看好的还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他们过早的进入市场, 培养起来用户的支付习惯,并且通过社交网络,正在把用户闭环。而且其他企业要和他们拼的话,资源和资金也都不占优势。

主持人:虽然市场很大,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小米想要在移动支付领域突围,难度不小。不过相对而言,小米支付虽然来得晚但是看过其他支付后其在运作中必然有所借鉴,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这也是小米支付此时入局的好处。你觉得小米支付的优劣势有什么?

丁道师:我认为小米支付乃至小米公司最大的优势还在于人,这里的人是指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小米拥有雷军等一批业界顶级人才,不差资金和资源以及战略眼光,另外一方面是指小米拥有1-2亿的用户,像我本人也是小米的忠实用户。小米如果能把人的价值进一步发挥,很多事情都可以事半功倍。然而前面我也讲过小米做支付的劣势,一是支持的设备太少,二是用户习惯没有形成,三是需要兼顾各方利益,毕竟公交体系还没有完全市场化。

主持人:小米虽然总被大家吐槽,但是他在金融领域的布局还是很积极的,小米从手机扩展到平板、电视、智能硬件,依然不满足,开始涉足服务、传媒、内容,并且互联网金融布局也逐渐呈现整个体系轮廓。并且,小米也一直在尝试将各个领域串联,形成统一协同的整体体系,日趋完整。而MI Pay的推出是不是将有助于小米打通金融生态闭环中的支付环节,盘活整个金融产业链?

丁道师:一般来说互联网企业做支付、社交、云服务等业务,很多一部分原因为的都是结合旗下各大产业进行管理,发挥协作效应,形成自己的闭环体系。小米很显然很多年前就这么想了,小米近几年四处出击,布局家庭互联网产品和金融业务,并且和迅雷联手进军云服务,为的就是将来的更大的生态体系,全方位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主持人:虽然2006年NFC支付就已经被应用,但是一直也没普及。据截止今年4月,中国仅不到4成的POS机可以支持NFC支付。同时,即使支持NFC支付的商户,在实际支付时,也可能由于需要再次输入密码等繁琐操作而倾向于引导顾客使用微信、支付宝等二维码支付。毕竟,二维码支付更加方便快捷,也有更多的使用场景。易观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支付宝在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的市场份额高达63.41%,QQ旗下的手Q和微信支付支撑的财付通的市场份额则为23.03%,相比之下,银联仅有0.69的市场份额。这么看来,MI Pay的前景是不是不乐观?

丁道师:其实不仅仅是小米了,比小米更早推出移动支付的三星和苹果,其潜在用户量都数亿乃至10亿级别,但仍然没有把移动支付做起来。综合我前面说的设备支持、市场习惯、政策划分等因素,目前我不看好所有的手机公司做的移动支付。

主持人:所以回到我们一开始所说的,小米支付也是希望通过刷公交卡这种刚需高频次的使用场景,来带动用户使用习惯的改变。不过,想要和支付宝、微信为代表的扫码支付相抗衡,公交卡这个场景是远远不够的,移动支付市场上,银联很弱势,而支付宝、微信支付则占有极大的市场份额。如果小米支付要与微信支付、支付宝正面竞争,MI Pay的前路又在何方呢?

丁道师:小米支付显然要和支付宝、微信支付差异化竞争,才有一线生机。小米之前做了很多家庭互联网设备,是否可以从这些家庭互联网设备入手,推动支付的落地,毕竟在未来的物联网时代,万事万物都是智能设备,任何设备都可以进行社交和支付,小米的多年布局是不是可以在未来起到作用,我们可以期待一把。

主持人:手机厂商之间结成联盟,一起对抗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是不是最可行的办法?但是,目前还没有手机厂商结成联盟的迹象。如果各自为战,它们的胜算能有多少?

丁道师:我倒是觉得,未来的移动支付大家没必要对抗,而是就合作。就我所知,国内一线的手机企业,都和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前不久支付宝、vivo联合宣布,将在其最新手机X7/X7Plus中推出“扫码秒付”功能,后来我亲自测试发现vivo,也直接能用微信的扫码功能而不需要直接打开微信。

IT思维

IT思维(itsiwei.com)是互联网首个定位在科技与电商“思维”韬略的平台,我们时刻关注互联网电商行业新动向; 诚邀行业资深从业者加入“思维客家族”!

发表留言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